
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以“立体感知,数智赋能: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支撑构建“全域感知、人机协同、模块集成、自主可控、智能高效”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0版,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01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实践与展望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监测领域10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张大伟作了题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实践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他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数智化转型方面的实践成果,重点介绍了在构建感知、运控、数据、应用四大系统方面取得的进展。
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新挑战,必须紧紧围绕生态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以系统论与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以“一体化”为统领,以“数智化、国产化”为双轮驱动,持续推进国家监测网络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提质增效,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他强调,要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价值输出能力,加快建设以智能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新一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0版。



02 污染源智能监管技术
在技术交流环节,青岛众瑞仪器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王桐分享了题为《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数据直传直连和管理平台的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报告,展示了便携式监测设备在数据实时传输与智慧化管理方面的前沿应用与实践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