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气溶胶光度计的周期性维护工作要点:
1、日常基础维护
光学组件清洁与校准
使用干燥无尘布或专用镜头纸轻拭光源透镜、散射腔及光电探测器表面,避免指纹油污影响透光率。若发现顽固污渍,可用少量无水乙醇浸润棉签后轻柔擦拭,随后立即用干布吸干残留液体。特别注意不要刮擦镀膜镜片,防止涂层脱落造成光路偏移。
定期检查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观察光束强度是否稳定。对于衰减明显的激光器,需及时调整供电参数或更换老化元件,确保散射光信号的准确性。
气路系统完整性检测
每日开机前确认采样管路连接紧密无泄漏,可通过手动阻塞进气口并观察压力表变化来验证密封性。重点排查快速接头、过滤器支架等易松动部位,必要时重新紧固螺丝或更换老化密封圈。
清理粗效过滤网截留的大颗粒物,防止堵塞导致流量失衡。对于高精度HEPA滤芯,建议每周用压缩空气反向吹扫去除积尘,恢复通气效率。
传感器性能校验
利用标准乳胶球悬浮液进行零点与量程标定,记录仪器响应值并与理论曲线对比。若出现系统性偏差,需重新输入校正系数或调整增益旋钮。同时测试不同浓度梯度下的线性相关性,确保动态范围内的测量可靠性。
监测环境温湿度波动对读数的影响,在极*条件下增加平行试验频次,建立补偿算法修正数据漂移。
2、气溶胶光度计月度深度保养
核心部件拆解检修
拆卸散射腔模块,清除内部沉积的微粒物质。用软毛刷扫除角落堆积的粉尘,再用氮气瓶对准狭缝区域吹扫残余碎屑。检查鞘气喷嘴是否变形,如有变形应更换备用件以保证层流稳定性。
润滑机械传动部件(如步进电机齿轮组),选用低挥发性硅基油脂减少磨损噪音。同步带张力不足时需按说明书要求调整偏心轮位置,避免皮带打滑导致定位误差。
电气安全排查
测量电源线绝缘电阻值,检查接线端子有无氧化变色现象。对潮湿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可加装防潮罩并定期烘干电路板上的冷凝水珠。测试紧急停机按钮功能有效性,确保突发状况下能瞬间切断高压供电回路。
备份当前固件版本信息,通过官*软件工具升级最新补丁程序,修复潜在漏洞并优化算法模型。
流体回路净化处理
排空储液罐内的蒸馏水,加入新鲜超纯水循环冲洗整个液路系统三次以上。更换老化变色的硅胶管路,防止溶胀破裂引发二次污染。清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废液排放是否顺畅,及时疏通排水阀滤网杂质。
校准蠕动泵转速与实际流速匹配度,采用称重法验证单位时间内输送液体体积精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需重新设定电机脉冲参数。
3、气溶胶光度计季度全面检测
跨模块联动测试
模拟真实工况下的连续监测场景,考验数据采集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设置多组不同粒径分布的标准物质交替进样,验证仪器自动切换量程时的响应速度和重复性。重点关注高低浓度交接处的过渡平滑度,避免跳变导致的误报警。
测试通讯接口兼容性,将设备接入上位机控制系统,检查指令传输延迟时间和数据传输完整率。同步触发外部触发信号,验证同步记录功能的时效性。
防护装置有效性验证
人为制造轻微过载条件(如短暂遮挡激光束),检验安全联锁机制能否正常启动保护程序。测试防尘罩闭合状态下的设备运行状态,确认遮断开关的灵敏可靠性。
检查辐射屏蔽材料的完整性,用盖革计数器扫描外壳接缝处是否存在漏射现象,及时修补铅当量不足的区域。
历史数据追溯分析
导出近三个月内的质控记录,绘制趋势图表识别异常波动周期。结合实验室温湿度日志、电源电压波动曲线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定位潜在干扰源。对可疑数据段进行复测比对,排除偶然误差因素。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调整自动报警阈值范围,优化预警灵敏度与虚警率之间的平衡点。
4、气溶胶光度计年度大修计划
整机性能复原工程
更换所有易损耗材件(如氙闪灯管、光电倍增管),按照出厂指标重新调试光学对准系统。使用干涉仪校准光路准直度,确保激光束*全聚焦于探测平面中心点。
拆解清洗整个气溶胶发生装置,更换磨损严重的超声波换能器晶片,恢复雾化效率至初始水平。重新标定质量流量计的气体换算系数,修正因传感器老化引起的计量偏差。
环境适应性改造升级
根据年度故障统计报告,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设计冗余度。例如在振动敏感部位增设减震垫圈,对电磁干扰严重的场所加装磁屏蔽罩。评估现有散热方案效能,必要时增加风扇转速档位或改装液冷散热模组。
更新操作手册中的预防性维护清单,将频繁出现的非计划停机事件纳入重点监控项,制定专项改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