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4年7月1日起,HJ1331-2023和HJ1332-2023两个方法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有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的检测不必再通过现场手工气袋采样-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了。


新标准优势和对比
便携式直读的方法相较于HJ38手工法来说,的确有着诸多优势,具体体现在:
1、 现场可以直接检测出数。快速对污染物浓度水平变化做出判断,便于现场执法监测和监督性监测。
2、避免样品失真。气袋法往往不能及时进行分析,会造成样品损耗,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数值偏差较大。
直读方法根据HJ1331和HJ1332,又分为催化法和色谱法。其原理如下:

催化法:连续抽取样品导入仪器,同时或交替通过总烃检测单元和甲烷检测单元(甲烷检测单元通过催化剂将除甲烷以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为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色谱法:连续抽取样品导入仪器,分别通过气相色谱总烃柱和甲烷柱后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废气中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为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总结:催化法无需定量环,因此根据方法标准要求,只需氢气(燃烧气)和高纯空气(助燃气);而色谱法需定量环进行色谱分离,除氢气、除烃空气外,还需要氮气(载气)。


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
1、看检测场景
根据HJ1012可以分为I类仪器(环境空气)和II类仪器(固定污染源),对应的量程和检出限均不相同。因此,首先判断是用来做环境空气还是固定污染源,然后选择I类或II类仪器。
其次,根据和方法标准要求,催化法要求检出限为0.4mg/m³,色谱法要求检出限为0.2mg/m³。因此,若对检出限要求更高,尤其是低浓度测量,建议优先选择色谱法。
2、看排放工况
根据废气工况选择,如,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硫化物,可能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则对于这种工况来说,只能使用色谱法。反过来,要是废气干净(比如单纯的工艺尾气),没那么多 “杂质”,催化法也能用,还省了色谱法带载气的麻烦。
3、看便携性
按照方法和结构原理,市场主流催化法仪器会比色谱法仪器更加便携小巧,尤其适合复杂手工监测平台的携带操作。此外,催化法不需要载气,仅需要补充氢气即可正常使用。
心得交流
最后,无论是选择催化法还是色谱法,最重要的是要选择符合国家方法标准的仪器设备。
据小编了解,目前市面主流产品均为国产设备,各品牌间设备性能和稳定性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选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以多家进行现场比对。有些仪器通标气很准确,但是到了现场就不行,究其原因,需要考虑催化法的催化效率是否合格,色谱法的色谱分离性能是否合格。此外,有条件的也可通过丙烷甲烷混标气,来验证仪器的响应因子和分离能力。
以上都是小编混迹仪器厂家的干货总结,如果有错误之处,欢迎圈里大神们指正!
